题辛冲和云谷轩
浮云起岩石,叆叇能成霖。乃栖崖壑间,结兹数亩阴。
变化宁有迹,卷舒本无心。若人守雌者,内观趣弥深。
茅盖隐玄关,迥绝纤埃侵。终朝味道腴,何必婴华簪。
心远境自僻,岂必巢云林。渊默养冲和,兀坐万虑沈。
古人若逝水,孰能遗至今。长生有真诀,休沐容相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充满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开头写浮云从山岩间升起,渐渐形成可以降雨的云层,最终在山谷间形成一片阴凉。这里用云的变化比喻人生际遇——云卷云舒都是自然现象,没有刻意为之,暗示人应该像云一样随遇而安。
中间部分描写隐居生活:茅草屋隔绝尘世喧嚣,主人公整天沉浸在思考人生真谛中,不需要华丽的装饰。这里强调"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只要内心超脱,住在哪里都能获得宁静,不一定非要隐居深山。
最后点明主旨:像古人一样保持沉默寡言,培养平和心态,静坐时放下所有杂念。诗人认为古人虽然逝去,但他们的智慧永存。结尾邀请志同道合者一起来探讨长生之道,这里的"长生"不是指肉体不死,而是精神上的超脱和永恒。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正的宁静来自内心,而非外在环境;人应该像自然万物一样顺其自然地生活;保持淡泊平和的心态,才是获得精神自由的途径。诗中云、茅屋、山谷等意象都服务于这个主题,营造出空灵淡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