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马上

山衔斜日澹馀晖,匹马迢遥历翠微。
雨过不知三伏在,风来那得一尘飞。
舂残水碓香粳熟,灌足溪田老芋肥。
物色满前吟未己,又逢横笛牧童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惬意的乡村傍晚图景,读起来像在看一部慢镜头电影。

开篇用"山衔斜日"这个拟人手法,把夕阳卡在山头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淡金色的余晖中,诗人独自骑马穿过青翠的山路。这里"匹马迢遥"既写实又带着点孤独的诗意。

中间四句特别能调动感官体验:雨后清凉让人忘记是三伏天,山风干净得吹不起一丝尘埃,这是用皮肤感受的温度;远处水碓(古代碾米工具)正在加工新收的香米,溪边田里芋头长得肥硕,这是用鼻子闻到的饭香和眼睛看到的丰收景象。诗人路过溪水时还顺便洗了个脚,这个细节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结尾最有韵味:诗人正陶醉在这山水田园中想作诗,忽然听见牧童骑着牛、吹着笛子归来。横笛声打破了宁静,却让整个画面更鲜活,就像给水墨画添了一笔亮色。

全诗妙在把平凡的山村景物写得清新脱俗,通过骑马途中的所见所闻,传递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特别是"雨过不知三伏在"这句,把夏日雨后的清凉感写得特别准确,现代人读来也能会心一笑。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