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文投谢学士

自昔周旦死,珍凤閟空峦。民斯未尝见,犹取图象观。

况彼圣人没,众说纷无端。能言拒杨墨,岂秪均遗鸾。

念我生苦后,读书乐瓢箪。潜精探遗文,仿象良云难。

犹如琢圭玉,考法求所安。虽无绳与矩,我知不为丸。

凝诚矢弗变,势利非攸欢。譬于寸木微,积久能巑岏。

有羽必怀耸,有声必希弹。方期沐清德,敢不振斯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向谢学士表达自己求学态度的作品,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展现自己的志向和坚持。

开头用"周旦死后,凤凰消失在山中"的典故,比喻真正的圣贤离去后,世人只能通过书本了解真理。接着说自己虽然生在圣贤之后,但依然享受读书的乐趣,就像用瓢饮箪食的简朴生活也能自得其乐。

中间部分用三个精妙的比喻:
1. 研究古籍就像雕琢玉器,虽然没有现成的标准,但自己知道不能随便应付("不为丸"指不做圆滑世故的人)
2. 做学问要像小树苗慢慢长成高山,虽然现在渺小但持之以恒终能成就
3. 就像鸟儿天生会振翅,琴弦注定要被弹奏,自己也有求知的渴望

最后表示期待能受到谢学士的教诲,一定会整冠肃容(整理衣冠表示恭敬)认真学习。全诗通过日常可见的比喻,把抽象的求学精神变得具体可感,展现了读书人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保持初心的可贵品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