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青楼一带的春日景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繁华背后的寂寥感。
前两句"长安狭邪绿水滨,青楼罗绮暗生春"像电影开场镜头:在长安城弯曲的河岸边,青楼林立,华美的丝绸帷帐在春风中轻轻飘动,暗示着这里纸醉金迷的夜生活。"暗生春"三个字很妙,既写实景的春意,又暗指风月场所特有的暧昧氛围。
后两句笔锋一转,镜头推向细节:"碧纱窗外东风起,飘落杨花不着人"。透过青楼的碧绿纱窗,看见春风卷着杨花飞舞,但这些轻盈的杨花最终无人理会。这里用"杨花"暗喻青楼女子——她们就像春天的杨花一样美丽飘零,却难觅真心相待之人。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强烈对比:前两句写尽繁华热闹,后两句突然转向孤寂。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杨花这个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风月场中那些被忽视的生命。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张治道
(1487—1556)陕西长安人,字孟独,号太微山人。正德九年进士。授长垣知县,迁刑部主事。不乐为官,引疾归。数与王九思、康海等论诗文。有《太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