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行

海中七月飓风起,淫雨经旬下不止。
万丈洪涛势接天,蛟龙狂吼怒秋水。
潮冲尽破浦头船,涨入汪汪浸浦田。
捲禾堆草烂欲尽,飞沙走石山之颠。
顽云合沓城俱黑,苦雾苍茫澹无色。
几处流离几屋空,呼天动地无消息。
间有卖儿完横征,半生半死不成行。
幽客无能援手臂,风前怅立难为情。
吁嗟嗟,难为情,闭门若有波涛惊。

现代解析

这首《海潮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边在飓风、暴雨、大潮三重自然灾害侵袭下的情景。以下是我的分析:

1. 诗中首先描述了七月海边的飓风。七月是夏天的尾声,天气多变,飓风骤起,暴雨连续下了十天不止。这种天气状况为背景,使得整首诗的氛围变得紧张且充满危机感。

2. “万丈洪涛势接天,蛟龙狂吼怒秋水。”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洪涛的汹涌,浪潮之高仿佛连接天空,如同蛟龙一般的狂吼,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3.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飓风、暴雨带来的破坏。“潮冲尽破浦头船,涨入汪汪浸浦田。”不仅船只被冲毁,连田地被淹,一片汪洋。“捲禾堆草烂欲尽”,风暴卷起的飞沙走石甚至能到达山顶。

4. 诗中还描绘了天气的恶劣导致云层浓厚,城市在浓厚的云层下变得黑暗,雾气弥漫使得一切变得朦胧无色。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5. 诗中还反映了灾害对人们生活的严重影响。“几处流离几屋空,呼天动地无消息”,许多人流离失所,房屋被毁,天地间只剩下风声,再无其他声响。“间有卖儿完横征,半生半死不成行”,有的家庭甚至因为无法承受灾害和重税而卖儿卖女,生活陷入绝境。

6. 最后,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幽客无能援手臂,风前怅立难为情”表达了诗人对受灾人们的无力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结尾的“吁嗟嗟,难为情,闭门若有波涛惊”则是对整个情境的感叹和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灾害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安。整首诗充满了紧张和危机感,让人对大自然的力量产生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受灾人们的深切同情和对他们生活的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