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太史李丈石鹿草堂
罢停青雀棹,来访碧山居。
杂浦桥能识,飞花径未除。
坐通文举刺,窗满邺侯书。
为酒初收秫,分泉自灌蔬。
舞留玄圃鹤,钓得渭滨鱼。
握麈青天外,弹棋白日馀。
荣庭更兰桂,触目有璠玙。
邑相陪莱服,门人奉笋舆。
烟霞东阁履,星斗上林裾。
燕客多相问,君无厌汉庐。
杂浦桥能识,飞花径未除。
坐通文举刺,窗满邺侯书。
为酒初收秫,分泉自灌蔬。
舞留玄圃鹤,钓得渭滨鱼。
握麈青天外,弹棋白日馀。
荣庭更兰桂,触目有璠玙。
邑相陪莱服,门人奉笋舆。
烟霞东阁履,星斗上林裾。
燕客多相问,君无厌汉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拜访隐士李丈的情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高雅和主客之间的精神共鸣。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拜访过程(前四句):诗人停下华丽的船,专程来拜访住在青山碧水间的李丈。通过"杂浦桥""飞花径"的细节,暗示主人虽隐居但往来宾客不少,门前小径的花瓣都没人打扫。
2. 隐居生活描写(中间十二句): - 书房场景:堆满书籍的窗户,堪比汉代大学者邺侯的书房 - 田园乐趣:新酿的酒用刚收的粮食,浇菜用的是山泉水 - 高雅活动:像仙人般与鹤共舞,像姜太公一样溪边垂钓 - 日常消遣:在蓝天白云下挥麈清谈,阳光下对弈下棋 - 生活环境:庭院种着兰桂香草,随处可见美玉般的装饰 - 社交往来:有老友带着山野菜肴作伴,学生恭敬地抬着竹轿
3. 结尾劝留(最后四句):诗人把李丈比作汉代著名隐士,说他的草堂像东阁(汉代学者待诏之地)般充满文气,像上林苑(皇家园林)般星光璀璨。最后委婉表示:虽然很多求官者会来打扰,但希望主人不要厌倦这样的隐居生活。
诗歌亮点: - 用"青雀棹"(豪华船)与"碧山居"对比,突出诗人放下世俗追求隐逸 - 连续用文举、邺侯、玄圃、渭滨等典故,展现主人学识渊博 - "舞鹤""钓鱼""弹棋"等画面生动呈现隐士生活的闲适 - 结尾的"汉庐"既赞美草堂,又暗含对主人可能出仕的期待
全诗通过拜访过程展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隐士居所,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