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场景,就像是在一个重要的会议或者仪式上,人们按照顺序排列,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礼仪活动。
首先,“须臾讲殿报班齐”,这里的“须臾”是指很短的时间,讲殿是讲学的地方,报班齐就是说大家很快就都到齐了。这就像是我们现在说的,大家很快就都到齐了,准备开始会议。
接着,“拜罢东升一半西”,这里的“拜”是指行礼,表示尊敬。东升一半西,意思是说大家行礼之后,一半的人向东边走去,另一半的人向西边走去。这就像是我们现在说的,大家行礼完毕后,分成了两队。
然后,“两序公卿皆赐坐”,这里的“两序”是指两排,公卿是指高级官员,赐坐就是被允许坐下。这就像是我们现在说的,所有的官员都被允许坐下休息。
最后,“史臣讲读右阶隮”,这里的“史臣”是指负责记录历史的人,讲读就是讲解阅读,右阶隮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动作,意思是说史臣在右侧的台阶上进行了讲解。这就像是我们现在说的,负责记录历史的人站在一边,给大家讲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场景,描绘了一个庄重、有序的会议或仪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礼仪和秩序。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