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朝两位开国功臣张良和韩信的不同结局,讽刺了帝王心术和兔死狗烹的政治现实。
前四句讲张良的故事:刘邦建立汉朝后,张良(留侯)为韩国复仇的心愿已了。他聪明地选择急流勇退,主动离开权力中心。这里"明哲保身"是褒义词,赞赏张良懂得在合适时机抽身而退。
后四句转向韩信:用"鸟尽弓藏"这个典故直指刘邦过河拆桥的行为——天下平定后就把功臣韩信(淮阴侯)除掉。最后一句"羞不羞"的质问特别犀利,表面是问韩信"被这样对待羞不羞愧",实际是在质问刘邦"这样对待功臣羞不羞愧"。
全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两种处世智慧:张良主动退隐得以善终,韩信居功被诛酿成悲剧。诗人借古讽今,暗示所有为君主卖命的臣子都可能面临"兔死狗烹"的下场,提醒人们要懂得审时度势。这种历史教训在今天职场和人际关系中依然具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