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即事三首 其二

秋老那复雨初晴,我行西郊赏西成。
芦花飞空讶舞絮,枫叶满径纷吹萍。
香粳幸惬一饱愿,晚菊亦吐三秋英。
陂池更作嗣岁计,帝力浩浩仁群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收时节西郊的田园风光,充满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恩之情。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深秋久雨初晴,诗人漫步西郊,欣赏秋收景象。"秋老"指深秋,"西成"指秋季收成。雨后初晴的秋日,正是散步的好时节。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秋景:芦花在空中飞舞,像柳絮一样轻盈;枫叶落满小路,像浮萍一样随风飘动。这里用"讶舞絮"和"纷吹萍"的比喻,把静态的秋景写得灵动活泼。接着写丰收的稻米让人饱足,晚开的菊花仍在绽放。通过"香粳"和"晚菊"这两个典型意象,既表现了物质丰收,也展现了精神上的愉悦。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池塘蓄水为来年做准备,感恩大自然和帝王的恩泽。"陂池"句体现农人的未雨绸缪,"帝力"句表达对上天滋养万物的赞叹。这里的"帝力"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上天的力量。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贴切。诗人通过对秋景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对自然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没有刻意说理,却在寻常景物中寄托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