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族侄云林子游峨眉

云林子,尔去今何之。
愿言辞所亲,一笑指峨眉。
峨眉苍苍西直兑,双湾秀拔鱼凫外。
雨花烟树切三天,行脚坐禅分四会。
岩前出没玉容虬,口吐白水穿云流。
千年水流水晶合,一夜月午山魈愁。
绝顶青莲开宝殿,平看羲驭低轮转。
五云缥缈射光飞,二鸟依稀啼佛现。
翩翩此去何时回,会待金篦刮眼开。
入定不妨看鼻坐,等閒休上舍身岩。
先生久矣厌纷埃,西游定逐秋风来。
尔行便作东道主,为我拂拭金刚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送别族侄云林子去峨眉山游历的作品,全诗充满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叮嘱,同时生动描绘了峨眉山的奇幻美景。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是送别场景,长辈笑着指向峨眉山的方向,嘱咐云林子此去的方向。语气亲切自然,就像现代人送别时说"去吧,记得拍照片回来"。

2. 中间大段(从"峨眉苍苍"到"二鸟依稀")是重点,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描绘峨眉奇景:
- 先整体描写山势高耸入云("切三天"形容山高)
- 接着特写山间瀑布("玉容虬"形容水流如白龙)
- 夜间场景(月下山魈发愁,充满神话色彩)
- 山顶景观(用"青莲开宝殿"比喻佛寺,说太阳都显得很低)
- 最后用佛光、神鸟等佛教意象收尾

3. 最后八句是长辈的贴心嘱咐:
- 提醒注意安全(别去危险的舍身岩)
- 相约再见("秋风来"时再见)
- 幽默地让晚辈先去做准备("东道主"就是让晚辈先踩点)

全诗特色:
1. 把严肃的送别写得轻松活泼,既有"注意安全"的叮嘱,又有"记得给我留位置"的玩笑
2. 写景虚实结合,既有真实的山川描写,又加入神话想象(如山魈、佛光)
3. 佛教元素自然融入,符合峨眉作为佛教圣地的特点
4. 语言生动形象,"口吐白水"写瀑布、"刮眼开"比喻领悟佛理,都很有画面感

就像现代人送亲友去旅游时说:"去吧,九寨沟的山水可美了,记得住景区西边的酒店,秋天我去找你玩!"既有美景描述,又有实用建议,充满生活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