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人寒林曳杖图

孤岫耸天外,寒林参路旁。
秋风写平远,老笔追河阳。
悬我漫堂壁,当暑生风霜。
踽踽曳杖叟,定向华子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友人画的《寒林曳杖图》,通过生动的画面感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秋日山林的萧瑟之美和画中老人的孤高气质。

前两句"孤岫耸天外,寒林参路旁"直接勾勒出画面主体:一座孤峰高耸入云,路边是萧瑟的寒林。这里用"孤"和"寒"两个形容词,为全诗定下清冷孤寂的基调。

"秋风写平远,老笔追河阳"这两句赞美友人的画技。意思是说画中的秋风描绘出开阔的远景,友人老练的笔法直追古代名家(河阳指宋代画家郭熙)。这里用"写"字特别巧妙,把秋风拟人化,仿佛秋风也在参与作画。

"悬我漫堂壁,当暑生风霜"是说把这幅画挂在我家墙上,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让人感受到秋风霜气。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画作的感染力之强。

最后两句"踽踽曳杖叟,定向华子冈"聚焦画中主角:一位拄着拐杖独行的老人,正走向华子冈(可能是用典,暗指高人隐居之地)。"踽踽"二字生动刻画出老人孤独前行的姿态。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静态的画作,诗人不仅看到了景物,更感受到了秋风,甚至想象出画中老人的去向。这种由静到动、由实到虚的联想,让简单的画面变得意境深远。诗人对友人画作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都含蓄地蕴含在这些生动的描写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