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①

峥嵘澈倒景,刻峭俯无地。
勇进攀有缘,即崄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
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
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
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
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雁塔,通过登塔的过程引发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登塔的惊险体验。诗人用"倒映天空""峭壁下临深渊"的夸张描写,展现雁塔之高。攀登时既需要勇气又担心失足坠落,这种矛盾心理生动表现了人类探索未知时的忐忑。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是登高后的哲学感悟。站在高处突然看淡世俗欲望("丧五蕴"),却对万物生灵产生悲悯。诗人认为真理不在远方("罔他寻"),而在于当下修行。接着用南山北斗、皇宫自然等意象,展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说明通过调和身心("餐和""味道")就能参透天道。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描写塔顶所见引发的出世之思。绿野紫微的祥瑞景象中,飞禽草木仿佛都在演绎佛法。诗人由此产生超脱尘世的心愿,领悟到物质世界的虚妄。

全诗妙在将物理高度转化为精神高度: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到中段的哲理思考,最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用登塔比喻修行之路,说明想要获得精神升华,必须经历艰难险阻。诗中"驯禽演法""忍草藉经"等拟人描写,赋予自然景物灵性,体现了禅宗"万物有灵"的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