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性爱菊衙斋隙地皆种之并多栽盆盎以待花时玩赏比移官黔中犹携数种以来惟衙署近山闲庭褊小又为荒池所占余则枯竹数竿芜秽木石而已无地可艺菊也乃购瓦盆分植之惜其太少又于荒池种荷以补其缺今小叶如钱已浮水面徘徊吟望

茂叔莲花子猷竹,癖嗜由来性所独。
高致更标栗里陶,寒香惟爱东篱菊。
隐逸人对隐逸花,应知臭味相投速。
嗟余远宦廿年强,老圃依然三径荒。
移官到处求佳种,瓦缶竹篱绽晚霜。
黔中道险不可致,犹携数本来殊方。
衙斋苦嫌隙地少,小院西偏半池沼。
几竿枯竹傍短墙,数武荒渠杂红蓼。
莲香竹韵两虚无,芽分细雨及春杪。
累累盆盎列前除,也待花时媚霜晓。
况今废沼种新荷,小叶如钱已蘸波。
窗前纵少娟娟净,雨后犹看苒苒多。
香清六月及秋晚,毕竟餐英人意远。
得气之秋我与同,非关有意师肥遁。
时复小步向闲庭,四望云烟生绝巘。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诗人热爱菊花并种植菊花的诗词。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含义和魅力。

开头两句“茂叔莲花子猷竹,癖嗜由来性所独。”是引用了古人的故事,表达诗人独特的爱好和个性。诗人像周敦颐一样热爱莲花,像王子猷一样喜欢竹。这是对诗人自己性格的描述,表明他对自然、特别是菊花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高致更标栗里陶,寒香惟爱东篱菊。”诗人赞扬菊花的品质高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精神追求。栗里陶是指陶渊明的隐居之地,东篱则是菊花的象征,寒香指菊花的香味。这些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然后诗人描述了他自己的生活和环境。“隐逸人对隐逸花,应知臭味相投速。”他感叹自己已经远离官场二十多年,但仍然保有种植菊花的习惯。这里的“三径荒”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朴素的环境。尽管环境并不富裕,但他依然坚持种植菊花,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持。

诗人在异地任职时,仍然带着菊花种子,不论环境如何都会种植菊花。“移官到处求佳种,瓦缶竹篱绽晚霜。”无论在哪里,他都不忘寻找好的菊花品种,甚至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欣赏到菊花的美丽。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衙斋苦嫌隙地少,小院西偏半池沼。”尽管衙斋的空地很少,但他还是在院子里的池塘边种上了菊花。尽管环境有限,但他依然尽力去创造美。

然后诗人描述了周围的环境。“几竿枯竹傍短墙,数武荒渠杂红蓼。”虽然环境有些荒凉,但也有美丽的景色,如枯竹、短墙、荒渠和红蓼等自然元素。这些元素与菊花形成了美丽的对比和衬托。

最后几句描述了新种的荷花和诗人的期待。“况今废沼种新荷,小叶如钱已蘸波。”诗人种了新荷,荷叶像铜钱一样小,但已经在水面上摇曳生姿。诗人期待着花开的时候,欣赏荷花和菊花的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和他对生活的态度。无论环境如何,他都坚持自己的爱好和理想,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深入浅出地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个性,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