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评曰:遒神酣趣每数奏绝胜琵琶) 其三

或授别传留公案,嫱自请行或为汉。
总归坏秤无准程,须马急时将妾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但作者用了一种很特别的视角来写。

前两句提出了两个历史疑点:有人说昭君出塞是宫廷里的秘密安排("别传"指非官方记载),也有人说她是主动请求去和亲的。这两种说法就像一桩悬而未决的案子("公案")。

后两句用了个特别生动的比喻:把国家比作一杆"坏秤",说朝廷就像缺斤短两的秤一样没有原则。最扎心的是最后一句——国家遇到紧急情况("须马急时")时,就把女子当物品一样拿去交换("将妾换")。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坏秤"这个日常物品比喻朝廷的失信失德,非常形象
2. "将妾换"三个字戳破了和亲政策的美好包装,直指古代女性被物化的残酷现实
3. 虽然写的是汉代故事,但暗讽了所有拿女性当政治筹码的朝代

这种写法既不直接批评皇帝,又通过巧妙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荒诞,正是古代文人写讽喻诗的高明之处。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