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竹窗挽诗

身是江南隐者流,手开瓜圃接田畴。
纵无负郭宁求相,自有东门岂藉侯。
不受红尘欺我眼,谁教白发上人头。
阪陂陂下多春草,一夜西风满地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江南隐士的晚年生活,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品格。

前两句写隐士的生活环境:他在江南过着隐居生活,亲手开垦瓜田,与农田为伴。这里用"手开"强调他亲力亲为的劳作生活,展现出自给自足的田园乐趣。

中间四句是隐士的内心独白:虽然没有显赫家世可以依靠,但也不羡慕权贵;虽然住在东门附近(暗指繁华之地),但不需要借助权贵的提携。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让世俗的纷扰蒙蔽双眼,却无奈岁月流逝,白发悄然爬上头顶。这里"红尘"比喻世俗名利,"白发"暗示时光流逝,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用景物变化暗喻人生:曾经春意盎然的坡地,一夜西风就变成了萧瑟秋景。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指人生无常,青春易逝。但隐士面对这样的变化,依然保持淡泊从容的态度。

全诗通过朴素的语言,塑造了一位甘于平淡、坚守本真的隐士形象。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初心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坦然。诗人用日常景物和简单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智慧。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