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翁牧牛二首 其一

桃林花落又逢秋,近水遥山眼底收。
败笠只应飞作蝶,教鞭谁料用于牛。
黄泥坂上无游屐,红蓼滩前有系舟。
田野何如城市好,试将此语问巢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牧牛的秋日图景,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前两句写景:桃林的花已经凋谢,秋天又来了。牧牛人站在水边,远近的山水风光尽收眼底。这里用"眼底收"三个字,把广阔的山水画面一下子拉到眼前,很有画面感。

中间四句特别有趣:诗人开玩笑说,牧牛人破旧的斗笠被风吹起来,就像蝴蝶在飞(败笠飞作蝶)。更幽默的是,原本用来管教学生的教鞭,现在居然用来赶牛(教鞭用于牛)。接着写实景:黄泥坡上没有游客的足迹,只有系在红蓼丛边的小船。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带着调侃的味道。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故意说"田野哪里比得上城市好啊",但马上又调皮地说"这话你去问问巢父和许由吧"。巢父和许由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这里其实是说反话——田野生活明明比城市自在多了。这种正话反说的手法,让结尾特别耐人寻味。

全诗语言朴实,像在唠家常,但通过牧牛人的日常用具(破斗笠、教鞭)和自然景物(黄泥坂、红蓼)的对比,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又透露出远离尘嚣的闲适。最后用历史人物作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