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泉山中观泉

江南佳胜地,帘泉擅幽奇。危岑悬万仞,径石回参差。

岩端蔼瑞露,涧底生灵芝。阴崖寒逼袂,回峰翠成围。

班荆俯流水,坐石看残碑。鸾歌杂樵语,宾从相谐嬉。

十年注幽想,兹辰慰所思。顾瞻还踯躅,游盘下逶迤。

禅关昔宏敞,接目空遗基。□□理所干,往事安足疑。

惟有遨游侣,千秋长若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泰泉山游玩时看到的山水美景和内心感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前八句是"风景明信片":开篇就说江南风景好,泰泉山的瀑布特别幽静神奇。接着用"万仞高的悬崖""参差的石头路"写山势险峻,用"岩顶的露珠""涧底的灵芝"写山间灵气,再用"阴凉崖壁让衣袖发冷""环绕的青山像绿色屏风"写环境清幽。这些描写就像一组高清照片,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中间八句是"游玩vlog":作者和朋友们坐在铺着草垫的石头上看流水、读残碑,听到鸟鸣和樵夫歌声混在一起,大家玩得很开心。这里用"班荆"(铺草垫)、"坐石"这些生活化动作,加上"鸾歌杂樵语"的混搭声音,把文人雅集的场景写得特别生动。最后说"想了十年,今天终于如愿",能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快乐。

最后八句是"人生感悟":作者徘徊不舍地下山,看到昔日宏伟的寺庙只剩废墟,但并没有过多感慨兴衰,而是说"这些历史变迁不必深究"。最打动他的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游玩的感觉,认为这种快乐可以延续千年。这种豁达的旅游观在今天也很有共鸣——重要的不是景点本身,而是和谁一起看风景。

全诗就像一篇图文并茂的游记朋友圈:有9宫格风景照,有朋友合照,最后配上"珍惜当下"的感悟。作者用"通感"手法(如"寒逼袂"写体感、"翠成围"写视觉),让文字产生VR效果,这是古人写景诗的高明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