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王祠古梅歌
我闻诸葛庙前古柏柯如铜,坚贞不拔回天工。
又闻岳王坟上古桧高摩空,万枝南向表臣衷。
我谓古木无知,何得人推崇,千古见者犹思二人之精忠。
诸葛存汉岳驱戎,继其武者唯我延平真英雄。
延平祠宇凌穹窿,中有古梅缤纷开花重,巨干槎枒叶苍茏,暗香浮动度春风。
我谓古梅无知,何得精神通,直使游者、观者、吊者、咏者犹思延平罗心胸。
延平义愤起孤童,登天直欲跨飞熊。
手提长剑倚崆峒,不能鲁阳麾戈日再中,亦当立马天山早挂弓。
如何北征南渡半挫功,辟地开天乃在东海东。
神鲸一去水濛濛,毗舍江山涨妖烽,桑田沧海几度难寻踪。
唯见古梅岁岁开花花屡浓,盘根错节生气充。
下有雪冻上云封,千秋万劫神屏幪,直使夭桃俗李未敢争纤秾。
红墙一角月玲珑,中宵夜冷剑光冲。
我来歌啸尤无穷,放眼九州心忡忡。
不见高冈威凤鸣梧桐,不见青天一鹤栖乔松,但见梅花如海春溶溶。
我欲召广平、命和靖,使之为我写花容。
二子载拜辞未工,粗才恐被梅花恫。
铜瓶纸帐小家风,名士美人亦惺忪。
我时痛饮酒千钟,我气盘郁口吐虹。
手把大笔画地画天写万丛,花大如斗枝如龙,古香古色不与凡花同。
掷笔大笑眼矇眬,醉卧梅下魂何从,梦见延平对我拍手惊相逢。
又闻岳王坟上古桧高摩空,万枝南向表臣衷。
我谓古木无知,何得人推崇,千古见者犹思二人之精忠。
诸葛存汉岳驱戎,继其武者唯我延平真英雄。
延平祠宇凌穹窿,中有古梅缤纷开花重,巨干槎枒叶苍茏,暗香浮动度春风。
我谓古梅无知,何得精神通,直使游者、观者、吊者、咏者犹思延平罗心胸。
延平义愤起孤童,登天直欲跨飞熊。
手提长剑倚崆峒,不能鲁阳麾戈日再中,亦当立马天山早挂弓。
如何北征南渡半挫功,辟地开天乃在东海东。
神鲸一去水濛濛,毗舍江山涨妖烽,桑田沧海几度难寻踪。
唯见古梅岁岁开花花屡浓,盘根错节生气充。
下有雪冻上云封,千秋万劫神屏幪,直使夭桃俗李未敢争纤秾。
红墙一角月玲珑,中宵夜冷剑光冲。
我来歌啸尤无穷,放眼九州心忡忡。
不见高冈威凤鸣梧桐,不见青天一鹤栖乔松,但见梅花如海春溶溶。
我欲召广平、命和靖,使之为我写花容。
二子载拜辞未工,粗才恐被梅花恫。
铜瓶纸帐小家风,名士美人亦惺忪。
我时痛饮酒千钟,我气盘郁口吐虹。
手把大笔画地画天写万丛,花大如斗枝如龙,古香古色不与凡花同。
掷笔大笑眼矇眬,醉卧梅下魂何从,梦见延平对我拍手惊相逢。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古梅为引子,歌颂了民族英雄郑成功(延平王)的忠勇精神。全诗分为四个层次:
1. 开篇用诸葛亮庙前的古柏和岳飞墓前的古桧作对比,带出"草木通灵"的构思——这些古树之所以受人敬仰,是因为它们见证了英雄的忠义。诗人认为,能继承诸葛亮、岳飞精神的,只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2. 接着描写延平王祠中那株古老的梅花:它枝干苍劲、花香浮动,仿佛承载着郑成功的英魂。诗人用拟人手法,说这株梅树"通灵性",让每个来访者都能感受到郑成功的英雄气概。
3. 然后回顾郑成功的一生:少年立志、挥师北伐、退守福建,最终跨海收复台湾。可惜英雄早逝,台湾后来又被外敌侵占。只有这株古梅年年盛开,象征着不屈的民族精神,让那些娇艳的俗花相形见绌。
4. 最后诗人展开浪漫想象:在月夜梅树下饮酒作画,试图描绘出梅花的精魂。醉梦中与郑成功相遇,完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诗中"花大如斗枝如龙"的狂放笔法,正是英雄气概的写照。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自然景物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古梅不仅是植物,更是民族气节的象征。诗人通过"草木通灵"的浪漫想象,把对英雄的追思、对民族命运的关切,都寄托在一株梅花上。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厚重的历史主题变得生动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