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翰林(超)归金坛(庚子)

自听骊驹唱,弥令客思牵。
相逢才破月,惜别已残年。
红叶山中屐(翰林游云门赋红叶诗三十首),金沙渡口船。
遥凭千里梦,飞度玉堂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好友蒋翰林回金坛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牵挂。

开头两句"自听骊驹唱,弥令客思牵"是说:自从听到送别的歌声(骊驹是送别时唱的歌),就更加牵挂这位即将远行的朋友。这里用歌声引出离愁,很自然。

"相逢才破月,惜别已残年"这两句很有味道:我们才相聚短短一个月(破月),转眼就要在岁末时分(残年)分别了。通过时间对比,突出相聚短暂、离别匆匆的遗憾。

中间两句"红叶山中屐,金沙渡口船"是回忆:想起你穿着木屐在红叶满山的云门游玩写诗,如今却要在金沙渡口乘船离去。前句写往日同游之乐,后句写今日离别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遥凭千里梦,飞度玉堂边"是诗人的祝愿:虽然相隔千里,但我的思念会化作梦境,飞到你在翰林院的身边。这里的"玉堂"指翰林院,既点明友人身份,又寄托美好祝福。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时间对比(短暂相聚vs长久离别)、空间转换(同游山中vs渡口送别)、虚实结合(现实送别vs梦中相见),把送别时的不舍之情表达得既含蓄又动人。最妙的是没有直说"舍不得",但字里行间都是牵挂,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