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归宗怅止言澹归未至

匡山不易到,之子滞江城。更忆临岐话,难为旷别情。

衲衣千缕薄,楖栗万山轻。多是少年事,风尘愧老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一位未能如期相见的老朋友的思念和感慨。

前两句说庐山不容易到达,而老朋友却滞留在江城(可能是九江)。这里用"匡山"代指庐山,用"之子"尊称对方,显得亲切又带着遗憾。

中间四句是回忆和感慨: - 想起分别时说的话,更觉得长期分别让人难受 - 你穿着单薄的僧衣(暗示对方是僧人),拄着轻便的禅杖走遍万水千山 - "衲衣""楖栗"都是佛教用语,点明对方身份

最后两句是人生感悟: - 年轻时觉得这些都是平常事 - 如今历经沧桑,反而觉得惭愧,因为自己已经变得太过世故老成 - 用"风尘"比喻世俗生活,与对方的清修生活形成对比

全诗通过"未能相见"这个小遗憾,写出了对纯真年代的怀念,以及对友人超脱生活的向往。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最后两句尤其打动人心,让人感受到岁月带来的改变和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