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尊关羽提刀跃马的雕像,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关羽的英雄气概和后世对他的敬仰。
首联“英雄再出世,烈烈有晖光”直接点题:关羽这样的英雄仿佛重新来到人间,他的形象光辉耀眼。这里用“烈烈”形容光芒炽烈,暗示关羽的威严和影响力。
颔联“火焰明初日,金精照十方”用比喻手法描写雕像:像初升太阳般明亮的火焰(可能指雕像的鎏金工艺),又如金属精华般的光芒照耀四方。这两句通过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感受到雕像的震撼效果。
颈联“居然围白马,犹欲斩颜良”转入动态描写:雕像中的关羽仿佛真的骑着白马(“居然”表示逼真),还保持着当年斩杀颜良时的英姿。这里用关羽生平最著名的战绩之一,唤起读者对这位武将的记忆。
尾联“岂料人千载,又得见关王”抒发感慨:没想到时隔千年,人们又能亲眼见到关王的雄姿。一个“又”字,既表达了对关羽穿越时空的魅力,也暗含对雕塑技艺的赞叹。
全诗最妙的是虚实结合:既有对雕像静态的刻画(金光照耀),又有对历史场景的动态联想(斩颜良);既写实又抒情,让冰冷的雕塑在诗中“活”了过来。普通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一尊好的雕像不仅能还原人物外貌,更能唤醒其精神内核,这正是艺术品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