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公园

年来日日念还期,啼鴂江山尚昔时。
欲凭泉亭乘霁月,若巡乔木认新枝。
梁鸿犹噫前溪水,季子终残故祠碑。
陈迹真堪腰脚健,鬓丝无耐晚风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重游无锡惠山公园时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盼归的思念
开头"年来日日念还期"直接道出作者对故地的长久思念。"啼鴂江山尚昔时"用鸟鸣不变的意象,反衬出人事已非——江山依旧,但当年同游的人可能已经不在了。

2. 重游的细节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游览过程:想趁着天晴月明去泉边亭台坐坐("欲凭泉亭乘霁月"),沿着老树辨认新长的枝条("若巡乔木认新枝")。这些细腻动作透露出作者既想重温旧梦,又在寻找新变化的复杂心情。

3. 历史的叹息
用梁鸿(东汉隐士)和季子(春秋吴国公子)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写溪水祠堂虽在,但碑文已残,暗示辉煌往事终将随时间消逝。这种沧桑感不是沉重的,而是带着文人特有的含蓄感伤。

4. 当下的自嘲
结尾最打动人心:虽然古迹值得用健康的身体去探访("陈迹真堪腰脚健"),但晚风吹起时,还是忍不住为鬓角的白发感慨("鬓丝无耐晚风吹")。把中年人的不服老与不得不服老的心态写得特别真实。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公园里具体的亭台、树木、溪水作背景,把怀旧情绪和历史联想自然融合,最后落点到每个人都有的"岁月不饶人"的共鸣上。语言干净利落,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人读后心生涟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