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阿井
济水伏流三百里,迸出珠泉不盈咫。
银床玉甃闭苍苔,馀沥争分青石髓。
人言此水重且甘,疏风止血仍祛痰。
黑驴皮革山柘火,灵胶不胫驰邮函。
屠儿刲剥如山积,官司催取频飞檄。
驿骑红尘白日奔,夭札疲癃竟何益。
我来珍重□封闭,免造业钱充馈遗。
任他自息仍自消,还却灵源与天地。
银床玉甃闭苍苔,馀沥争分青石髓。
人言此水重且甘,疏风止血仍祛痰。
黑驴皮革山柘火,灵胶不胫驰邮函。
屠儿刲剥如山积,官司催取频飞檄。
驿骑红尘白日奔,夭札疲癃竟何益。
我来珍重□封闭,免造业钱充馈遗。
任他自息仍自消,还却灵源与天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东阿井(古代名泉)的现状和作者的感慨,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前四句描写阿井的自然景观:济水在地下潜流三百里,突然喷涌成珍珠般的泉水,井台用银玉装饰却长满青苔,泉水像石髓般珍贵。这里用"银床玉甃"的华丽与"闭苍苔"的荒凉形成对比,暗示曾经的辉煌已不再。
中间八句揭露阿井水的商业乱象:虽然泉水以功效神奇著称(能治中风止血化痰),但人们为了制作名贵阿胶,疯狂宰杀黑驴(用驴皮熬胶),官府还不断发公文催收。快递马匹日夜奔波运送阿胶,可病人用了根本没效果。这里"屠儿刲剥如山积"的屠宰场景与"夭札疲癃竟何益"的无效形成强烈反差,批判了利益驱使下的虚假宣传。
最后四句是作者的态度:他郑重地建议重新封井,停止这种造孽的生意,让泉水回归自然。用"免造业钱"直指这是赚黑心钱,"还却灵源与天地"则表达了尊重自然的理念。
全诗通过一口名泉的遭遇,揭露了古代保健品行业的乱象:过度商业化导致资源枯竭,虚假宣传坑害百姓。作者最后呼吁回归自然本真,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诗中"驿骑红尘""屠儿刲剥"等画面感强烈的描写,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当时疯狂的商业开采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