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作诗以纪其事光虽愧其名亦作诗以继之
蓬飞匏系十馀年,并荫华榱出偶然。
郭隗金台虽见礼,华歆龙尾岂能贤。
浮云世味闲先(陈本作尤)薄,寒柏交情老更坚。
明日河梁即分首,人生乐事信难全。
郭隗金台虽见礼,华歆龙尾岂能贤。
浮云世味闲先(陈本作尤)薄,寒柏交情老更坚。
明日河梁即分首,人生乐事信难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司马光写给朋友景仁的,记录了他们一起拜访隐士晦叔的经历,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诗人说自己像飘飞的蓬草、悬挂的葫芦一样漂泊十多年,偶然和友人一起在华丽屋檐下乘凉。"郭隗金台"用战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典故,说晦叔虽然像燕昭王一样礼贤下士,但自己和朋友其实算不上华歆那样的贤士(华歆是三国名士,龙尾指杰出人物)。
五六句转为抒情:世态炎凉如浮云般淡薄,但像寒冬松柏般的友谊却越老越坚固。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明天就要在河桥分别,人生快乐的事总是难以圆满,道出了相聚短暂、别离在即的惆怅。
全诗通过典故和比喻,把一次普通的拜访写得意味深长,既有对友人盛情款待的感谢,也有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更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豁达。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含蓄深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