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坐书堂的学者形象,通过日常场景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夕阳西下后光亮彻底消失,秋夜的书房里有人仍在苦读。黑发人(年轻人)还不懂白发人(老年人)的心境,只有清晨照镜子时,冰冷的铜镜才会让人突然意识到岁月流逝。这里用"寒铜"比喻冰冷的现实,暗示人常常在无意识中老去。
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好的木材总是生长在树林中(人才需要群体),美玉总是藏在石头里(才华需要打磨)。最后用两个绝妙比喻——谁能把普通的梧桐树枝,雕刻成珍贵的古琴(云门乐指高雅音乐),暗示普通人经过磨练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全诗妙在将书房里的寻常夜读,升华为关于成长的人生寓言。诗人告诉我们:才华像藏在石头里的玉,需要时间打磨;人的价值如同梧桐变古琴,需要经历雕琢。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知不觉就老了"的警醒,和"平凡中藏着非凡"的智慧,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聂夷中
聂夷中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