搆亭池上

池上亭台好,山光映水光。
竹胎初脱锦,柳眼半舒黄。
抚事看云变,焚香坐日长。
陶然有真趣,物外足徜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池边亭台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时光,展现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直接点明地点和景色:池上的亭台位置绝佳,山色倒映在水中,光影交织。这里用"好"字简单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细节展现初春景象:新竹笋刚脱去褐色的外皮,柳树嫩芽半开未开,带着鹅黄色。诗人在这里观察云朵变幻,点着香静坐,感受时光缓缓流逝。竹笋"脱锦"、柳芽"舒黄"的比喻既形象又新鲜。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核心:诗人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对自然真趣的体会,让他仿佛超脱了世俗烦恼,在精神世界自由漫游。"陶然"和"徜徉"两个词准确传达了这种无拘无束的愉悦感。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日常活动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让诗意更加含蓄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