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进山时的所见所感,用简单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行画卷。
开头"秋气入山清"直接点明季节和地点,秋天的清爽气息扑面而来。"肩舆鸟道行"写自己坐着轿子沿着狭窄的山路前行,让人联想到山路像鸟飞过的痕迹一样曲折难行。
中间四句具体写山行体验:山路漫长难以计算里程,经过的地方也叫不出名字,说明山野的原始与陌生。云雾沾湿衣裳,烟雾散去后竹林显得轻盈,通过身体感受和视觉变化,把山中云雾的湿润和消散过程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特别精彩:夕阳把群山染成青色,而无数山峰又像在主动迎接行人。这里用"染"字把夕阳的光照效果写得像人工染色一般鲜明,而"万峰迎"则赋予山峰人的情感,让整个画面突然生动起来。
全诗没有刻意说理,只是如实记录眼睛看到的、身体感受到的,却自然流露出对山野之美的惊喜。诗人用最普通的字眼——"湿""轻""染""迎",就把寻常的山景写得充满灵性,这正是古人写景的高明之处。读这样的诗,我们仿佛也跟着进行了一场清新怡人的秋日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