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夜看瓶菊

分取东篱色,磁瓶晚更宜。
香生携伎处,艳冷著灯时。
夜久僧还对,秋深蝶不知。
若教欢赏地,风露正凄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在寺庙里欣赏瓶中菊花的静谧场景,充满了幽深的美感和淡淡的孤寂感。

前两句写菊花是从东篱(陶渊明采菊的地方)分来的,插在瓷瓶里,在夜晚显得格外雅致。这里用"分取"二字,暗示菊花带着隐士高洁的气质来到寺庙。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夜赏瓶菊的独特体验:菊花的香气在人们聚会的地方飘散,冷艳的花朵在灯光下更显清丽。夜深了,僧人还在对着菊花沉思,秋意已深,连蝴蝶都不知踪影。这些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如果要选一个最能欣赏菊花之美的地方,就是这样凉风带露的凄清秋夜了。这里的"凄其"不是悲伤,而是一种带着凉意的宁静美,让人心灵沉淀。

全诗通过瓶菊这一小物件,串联起隐士情怀、寺庙禅意和秋夜静美,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的清幽境界。最妙的是把常见的赏菊场景放在夜晚寺庙的特殊环境中,赋予菊花一种空灵脱俗的气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