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病中女子晒药的生活片段,通过细腻的日常场景展现她的病态美和微妙心事。
上片写女子缠绵病榻的状态。"茂陵消渴"用典暗示她像司马相如一样久病不愈,梳妆台堆满药包。一个细节特别生动:她把药丸错当成首饰揉搓,突然发现弄错时急得皱眉,这个无意识的小动作既表现她病中恍惚,又透出爱美天性。
下片转到晒药场景。她在花荫下不断挪动药筛避太阳,暖风轻拂罗衣。最妙的是结尾想象:这些药材像是偷了月宫桂树的香气,注定要飞升去陪伴嫦娥。这种浪漫幻想让平凡的晒药有了诗意,也暗示女子对健康的渴望——药材能"成仙",自己却困在病中。
全词把煎药养病这样琐碎的事写得轻盈优美,病痛与幻想交织,苦涩中带着灵动,展现了古人将日常生活诗化的能力。那位蹙眉弄错药丸的姑娘,和想象药材飞月的画面,都让人过目难忘。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