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居山间的别致住所,充满宁静自然的田园趣味。
前两句先点明这座山间别墅的位置——依傍着陡峭山崖而建,从幽静的居所望出去,满眼都是清新的景色。这里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用"寓目新"突出景色的新鲜感。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别墅周围的环境:台阶上开满闲适的野花,安静的燕子呢喃似与人对话。清晨,窗外漫山青翠;春天,树林的芬芳飘进屋内。诗人通过"闲花"、"静燕"、"野翠"、"林香"这些意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生机盎然的世外桃源。特别是"燕语通人"的拟人写法,让整个画面更显亲切。
最后两句借古喻今,借用古代张老(可能是隐士)的祝福,表达自己面对美好春光时的愉悦心情。"芳辰"指美好的时光,暗示诗人想永远留住这恬淡自在的山居生活。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让人仿佛能看到山间小屋,闻到野花芬芳,听到燕语呢喃,感受到那份难得的清净与惬意。
孙炳炎
孙炳炎,字起晦,馀姚(今属浙江)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调福州府教授。历湖南幕官,改淮东饷幕,通判太平州。入为宗正丞,擢吏部郎,出知饶州,除军器监,以言罢。恭宗德祐间以江西提刑继文天祥知赣州(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七)。事见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