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

贷米供晨炊,尚欠数束薪。
平生甘此味,此去未为贫。
新霜已严厉,况我病经旬。
但守此心足,无为思古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生病的人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悟,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

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生活的窘迫:家里连早饭的米都是借来的,烧火的柴火也不够。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主人公的贫困处境。但接下来笔锋一转,诗人却说"平生甘此味"——我这一生就习惯过这样的清苦日子,"此去未为贫"(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不算真正的贫穷)。这里展现了主人公对物质贫困的坦然态度。

中间两句写环境严酷:寒霜已至,自己又病了十来天。外部环境的艰难和身体的虚弱形成双重压迫。但最后两句突然拔高意境:只要守住这颗知足的心就够了,不必总是想着古代那些圣贤。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说明真正的富足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卖惨也不说教,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个人在物质匮乏时依然能保持精神富足的生活智慧。诗人把"安贫乐道"这个抽象的道理,通过借米、缺柴、生病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读者看到:真正的强大,是在艰难中依然能保持从容的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