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

一观沧海失江河,捩柁扬帆发浩歌。
地到尽时天不断,人能来处鸟难过。
风如黑雾奔腾急,浪比银山簸荡多。
却叹田横心力苦,此中曾复弄兵戈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渡海》描绘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航行,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和历史的沧桑。

开头两句"一观沧海失江河,捩柁扬帆发浩歌",写的是诗人看到浩瀚大海时的震撼。平时觉得江河已经很宽阔了,但和大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诗人调整船舵、扬起风帆,在壮阔景象的感染下放声高歌,表现出面对自然的豪迈气概。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海上航行的艰险。"地到尽时天不断"说陆地尽头是茫茫大海,海天相接望不到边;"人能来处鸟难过"反衬出人类航海能力超过飞鸟,暗示航程之远。接着用"黑雾"形容狂风,用"银山"比喻巨浪,既写出海上风暴的恐怖,又赋予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看到黑色狂风裹挟着银色浪涛扑来的场景。

最后两句借古抒怀,提到秦末汉初的田横。这位宁死不屈的英雄曾在此海域抵抗刘邦,如今诗人航行至此,感叹当年田横在此奋战的不易。这个历史典故的运用,将眼前的海景与厚重的历史联系起来,让单纯的渡海之旅多了份深沉的历史感。

全诗最精彩之处在于:既用"黑雾""银山"等鲜明意象让读者直观感受海上风暴,又通过"田横"的典故引发历史联想,把一次普通的渡海经历写得波澜壮阔、意蕴深长。诗人通过个人渡海的体验,实际上表达了对人类勇气和自然伟力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