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官员奉命去天寿山求雨,结果真的灵验了的故事。全诗用对比手法,把求雨前后的变化写得生动有趣。
开头说礼部官员刚接到求雨任务时,大家觉得在百里外祭祀就能感动神灵(说明当时干旱严重,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祭祀上)。接着用两个典故:周朝人写很多诗歌赞美祭祀,汉朝人成群结队跳舞求雨(暗示当时人们求雨心切,场面很热闹)。
最精彩的是中间四句:求雨前,城外土地干得没一块湿润的;求雨后,连下三天大雨,把灰尘都冲干净了(用"绝点尘"这个夸张说法突出雨势之大)。最后两句像电影镜头:下山时发现月亮都出来了,说明雨过天晴特别快(用"倏忽"形容天气变化之快,很有画面感)。
全诗妙在把一场普通的求雨写得波澜起伏:从干旱的焦虑,到祭祀的隆重,再到暴雨的酣畅,最后晴空月明的清爽。通过天气变化,暗含"心诚则灵"的朴素道理,读起来既有趣味又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