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老通幽轩

诸峰倚崔嵬,众壑隐奔峭。寓目欣有系,会心领其要。

开庐结茅竹,伐翳斩蓬藋。此君亦可人,玉立尽娟妙。

风酣翠相倚,月吐青自照。窈眇非世音,鸾鹄中夜啸。

烟尘闇北关,烽火被南徼。便欲老三闾,终焉隐屠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写山景:巍峨的山峰和幽深的山谷让人心情愉悦,沉浸其中能领悟到自然的真谛。这里用"欣有系"和"领其要"表达了与自然心灵相通的感觉。

中间八句详细描写隐居生活:搭建茅屋、清理杂草,与挺拔的竹林为伴。用"玉立尽娟妙"形容竹子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在风中摇曳的翠竹、月光下的青色竹影,还有深夜传来的鸟鸣声,都营造出幽静美好的意境。

最后四句转向现实感慨:虽然北方战火纷飞,南方也受战乱波及,但诗人宁愿像屈原(三闾大夫)那样归隐,过着渔樵的简朴生活。"老三闾"和"隐屠钓"都表达了隐居的决心。

全诗通过对比喧嚣的尘世和幽静的山林,突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此君"指竹子,古人常把竹子比作君子,象征高洁品格,这也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