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彦敬竹木图

尚书纵笔写新图,古木疏篁半有无。
厓雨未收泉散漫,山云不断雪模糊。
凤鸣朝日来阿阁,龙去秋木泣鼎湖。
前代风流那复见,几回清梦绕燕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画《高彦敬竹木图》的意境,并抒发了对前代艺术风流的怀念。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画面描写(前四句):
诗人用生动的笔触还原了画作内容:尚书大人挥毫画下这幅图,画中有古老的树木和稀疏的竹子,若隐若现。画里还有山崖间未停的雨,泉水随意流淌;山间云雾缭绕,积雪显得朦胧不清。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这幅水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

2. 神话联想(五六句):
诗人突然跳出画面,联想到两个神话典故:凤凰在朝阳中飞到宫殿,暗示画作精妙绝伦;神龙离开后人们在鼎湖哭泣,暗喻前代大师已经逝去。这两个典故把画作的艺术价值提升到了神话高度。

3. 情感抒发(最后两句):
诗人感叹前代大师的风采再也见不到了,只能在梦中一次次回到燕京(元代都城)追寻。这里既表达了对画作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往昔艺术黄金时代的深深怀念。

全诗最妙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忠实描写画作内容,又通过神话典故和梦境联想,把静态的画作写出了动态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夸画有多好,而是通过"看画时联想到神话""做梦都想着这幅画"的方式,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幅画惊人的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