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阮儒隐为画墨梅床屏
想当争衣盘礴下笔时,吸取清气入肝脾。
先融雪岭作墨黑池,坐变秋阳成春晖。
使我初见浑不疑,旋觉风骨全是颜容非。
恍如晏支马上坐明妃,缁尘生汗白玉肌。
又如鸱夷船底载西子,烟波惨淡双蛾眉。
雪堂仙去渺莫追,补之位置传者谁。
君今此宝世间希,茫端寒燠巧推移。
花神上诉真宰悲,何为苦泄造化机。
我有东绢滑如指,装潢为屏作枕帏。
平章众画何品宜,笑我嗜好与君相背驰,
不爱崇桃积李斗芳菲。请君快扫横斜竹外枝,
岁寒心事正要渠相知。
先融雪岭作墨黑池,坐变秋阳成春晖。
使我初见浑不疑,旋觉风骨全是颜容非。
恍如晏支马上坐明妃,缁尘生汗白玉肌。
又如鸱夷船底载西子,烟波惨淡双蛾眉。
雪堂仙去渺莫追,补之位置传者谁。
君今此宝世间希,茫端寒燠巧推移。
花神上诉真宰悲,何为苦泄造化机。
我有东绢滑如指,装潢为屏作枕帏。
平章众画何品宜,笑我嗜好与君相背驰,
不爱崇桃积李斗芳菲。请君快扫横斜竹外枝,
岁寒心事正要渠相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梅床屏画的精妙之处,以及诗人对它的喜爱和感悟。
开头写画家作画时的状态:他全神贯注,仿佛将天地间的清气都吸入了身心。用墨如融化了雪山,笔下的梅花让秋日变成了温暖的春天。诗人初见时几乎以为是真的梅花,细看才发现是画作,但画中梅的风骨比真实的容颜更动人。
接着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就像明妃(王昭君)骑在马上,白衣染尘却更显肌肤如玉;又像西施乘船,在朦胧烟波中蹙眉的样子。这些比喻都在说墨梅画虽无艳色,却更有神韵。
然后提到历史上画梅名家(如雪堂居士、杨补之)已逝,而这幅画继承了他们的精髓,世间罕见。画中梅花仿佛能感知冷暖,连花神都为之感动,责怪画家泄露了天机。
最后诗人表达对这幅画的珍爱:要用最好的绢布装裱成屏风放在床边。他坦言自己的审美与众不同——不爱繁花似锦的桃李,独爱这枝横斜的墨梅。因为寒冬时节,正是这傲雪的梅花最懂他高洁的心志。
全诗通过赞美墨梅画,表达了诗人追求清雅脱俗的审美趣味,以及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的品格。画作与诗人精神相通,这才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