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弄笔》是作者晚年时写下的生活感悟,语言朴实却充满智慧。
首句“行年五十二,老去复何忧”直接点明年龄,五十多岁在古代已算步入老年,但作者却说“没什么可忧愁的”,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接下来“事贵照至底,话难言到头”是说:做事贵在彻底明白(“照至底”),但有些话却很难说透(“言到头”)。这里既有对世事的通透理解,也暗含人情世故的复杂,有些事看破却不必说破。
“上有明天子,下有贤诸侯”表面是称赞朝廷上下贤明,但结合前文,也可能带点反讽——既然天下太平,那我更可以安心过自己的日子了。
最后两句“饮食高眠外,自馀无所求”是全诗核心:除了吃饱睡好,其他什么都不追求。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既是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是对自由闲适的向往。
全诗精髓:
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一个过来人的处世智慧——看透世事但不纠结,活在当下,知足常乐。这种“躺平”心态并非消极,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对现代人缓解焦虑也有启发。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