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书载酒虎坊南园联句(己巳)
夜市灯荧荧,晨衙鼓紞紞。
试瞻十二衢,何人事游览(姜宸英)。
吾党脱朝簿,甘与世味淡。
初疑谏果食,渐似都蔗啖(彝尊)。
驾言适丘园,尘虑益澹澉。
取径衣乍褰,入门首先顉(陈廷敬)。
循廊无坦步,引縆得危揽。
高下屋四隅,其中乃习坎(徐乾学)。
穿池注嵚嵌,搆草当蕴菼。
非无鹤在沙,亦有鱼聚椮(宸英)。
移情欣鸟音,侧足避花莟。
层楼窗面面,远目水黕黕(彝尊)。
际此日载扬,可以释愁黪。
矧饶冻春醪,因之沥诗胆(廷敬)。
满酌金屈卮,并坐绿头毯。
行厨少新烹,粗饭有遗糁(乾学)。
司寇珍庖盈,尚虑客顑颔。
说礼何铿铿,升车必抱椠(宸英)。
(上司寇)冢宰论春秋,凡例屏赵啖。
观其竖一义,坚锐不可撼(彝尊)。
(上冢宰)太史述旧闻,意欲阐幽闇。
群书拥户栋,散纸满箱䉞(廷敬)。
(荅太史)姜生老不遇,其气颇虓阚。
譬之珠在渊,光彩讵能掩(乾学)。
(荅著作)趋陪固所愿,赏誉夫岂敢。
将毋餍燔炰,嚼及菖蒲歜(宸英)。
论议或异同,片言耻阿𡣊。
共此千秋心,方寸默相感(彝尊)。
坐久归反慵,临分袪再揽。
起视天坛烟,如云出封䃭(廷敬)。
堂坳虽一杯,五月有菡萏。
相期避暑游,复此安灶𥥦(乾学)。
试瞻十二衢,何人事游览(姜宸英)。
吾党脱朝簿,甘与世味淡。
初疑谏果食,渐似都蔗啖(彝尊)。
驾言适丘园,尘虑益澹澉。
取径衣乍褰,入门首先顉(陈廷敬)。
循廊无坦步,引縆得危揽。
高下屋四隅,其中乃习坎(徐乾学)。
穿池注嵚嵌,搆草当蕴菼。
非无鹤在沙,亦有鱼聚椮(宸英)。
移情欣鸟音,侧足避花莟。
层楼窗面面,远目水黕黕(彝尊)。
际此日载扬,可以释愁黪。
矧饶冻春醪,因之沥诗胆(廷敬)。
满酌金屈卮,并坐绿头毯。
行厨少新烹,粗饭有遗糁(乾学)。
司寇珍庖盈,尚虑客顑颔。
说礼何铿铿,升车必抱椠(宸英)。
(上司寇)冢宰论春秋,凡例屏赵啖。
观其竖一义,坚锐不可撼(彝尊)。
(上冢宰)太史述旧闻,意欲阐幽闇。
群书拥户栋,散纸满箱䉞(廷敬)。
(荅太史)姜生老不遇,其气颇虓阚。
譬之珠在渊,光彩讵能掩(乾学)。
(荅著作)趋陪固所愿,赏誉夫岂敢。
将毋餍燔炰,嚼及菖蒲歜(宸英)。
论议或异同,片言耻阿𡣊。
共此千秋心,方寸默相感(彝尊)。
坐久归反慵,临分袪再揽。
起视天坛烟,如云出封䃭(廷敬)。
堂坳虽一杯,五月有菡萏。
相期避暑游,复此安灶𥥦(乾学)。
现代解析
这首《徐尚书载酒虎坊南园联句》是清代四位文人(姜宸英、朱彝尊、陈廷敬、徐乾学)在虎坊南园聚会时的联句诗,相当于一场"诗歌接龙"。全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文人互动,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雅集之乐。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聚会的欢乐场景
诗开头用"夜市灯荧荧"和"晨衙鼓紞紞"的对比,暗示他们逃离公务、享受私人时光的惬意。接着用"驾言适丘园"描写来到园林的轻松,像现代人周末去郊游一样愉快。诗中出现的"金屈卮(酒杯)"、"绿头毯"、"粗饭"等细节,生动记录了这场简陋但尽兴的聚会,就像现代朋友聚餐不在乎饭菜档次,重在谈天说地。
2. 园林的精致之美
诗人用"穿池注嵚嵌"写人工池塘的错落有致,"非无鹤在沙"写园林动物的闲适,"层楼窗面面"写建筑的巧妙设计。特别用"五月有菡萏(荷花)"点明夏季景致,还相约"避暑游",就像现在朋友圈晒的打卡美照,充满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3. 文人的精神交流
诗中穿插着文人间的互相调侃:比如夸徐乾学(司寇)虽然准备了丰盛饭菜,但更重视礼仪学问;称赞陈廷敬(冢宰)研究《春秋》的学术造诣;调侃姜宸英怀才不遇却才华难掩。最后"共此千秋心"道出他们超越饭局的深层共鸣——对学问和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契合度堪比现代知己间的深夜畅谈。
全诗的魅力在于:既记录了真实的生活片段(喝酒赏景),又展现了文人的精神世界(学术交流),语言生动如"嚼及菡蒲歜(嚼酸菜)"这样接地气的描写,让严肃的学者形象变得鲜活可爱。这种把日常聚会提升到艺术高度的能力,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