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蕉麓赠别之作(发表于1924年)

罗隐生晚唐,江东惜独步。
才名冠乙科,驰骋长杨赋。
床头金尽时,颜色已非故。
垂老耽苦吟,迟我台城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晚唐诗人罗隐的遭遇,抒发了对才华被埋没、人生坎坷的感慨。

前四句写罗隐的才华:他生在晚唐乱世,却在江东地区独领风骚。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写的《长杨赋》这样的文章也令人赞叹。这里用"冠乙科"(科举考试第二等)、"长杨赋"(汉代名赋)等典故,突出他的文采。

后四句写他的落魄:当钱财散尽时,人们就对他另眼相看。晚年沉迷作诗,在台城(南京古城)路上蹒跚独行。"颜色非故"写尽世态炎凉,"迟我"二字既说走路慢,也暗指人生迟暮。

全诗用罗隐的遭遇,隐喻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纵有才华,难逃贫困;世情冷暖,晚景凄凉。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一个"耽"字写出老诗人对诗歌的执着,而"台城路"这个历史遗迹,更添沧桑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