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潘庭立仪曹见赠之作
安仁可独来,连璧岂易得。
我老阅士久,此士秀江国。
不窥董生园,颇割子鱼席。
向来决胜地,辟水湛寒碧。
几年富问学,一道贯儒释。
捉麈初不哗,论正语明白。
哦诗咄嗟办,妙韵出金石。
吾家妙喜师,赏叹节屡击。
夜堂明月冷,鼎足坐禅寂。
他年山中人,盛事话畴昔。
我老阅士久,此士秀江国。
不窥董生园,颇割子鱼席。
向来决胜地,辟水湛寒碧。
几年富问学,一道贯儒释。
捉麈初不哗,论正语明白。
哦诗咄嗟办,妙韵出金石。
吾家妙喜师,赏叹节屡击。
夜堂明月冷,鼎足坐禅寂。
他年山中人,盛事话畴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才士子与诗人的交往及其才华,用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和对学问的共同追求。
首句“安仁可独来,连璧岂易得”,表达了这位潘庭立(庭立是他的名字)是难得的人才,就像珍贵的宝玉,难以寻觅。接下来“我老阅士久,此士秀江国”说明诗人已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见识众多士人,而眼前的潘庭立如同江国(江边之地)中最为出众的美玉,令人赞叹不已。
“不窥董生园,颇割子鱼席”中,诗人提到自己没有像董仲舒游历园林,但与潘庭立却像割肉般的亲密,强调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向来决胜地,辟水湛寒碧”暗示潘庭立曾是争强好胜、才华横溢的人,但如今却能沉稳冷静,如同清澈的湖水一样宁静。
“几年富问学,一道贯儒释”表明潘庭立多年来在学术上取得了丰富成就,其学识不局限于儒家或佛家,而是贯通了两者。
“捉麈初不哗,论正语明白”描述潘庭立谈论学问时,态度从容不迫,语言清晰明了,没有半点杂乱。
“哦诗咄嗟办,妙韵出金石”说潘庭立作诗时,毫不费力,诗作精妙绝伦,如同金玉一般。
“吾家妙喜师,赏叹节屡击”提到诗人的师傅妙喜也很欣赏潘庭立的才华,多次称赞他。
“夜堂明月冷,鼎足坐禅寂”描绘了夜晚时分,明亮的月光下,三人一起坐禅,内心宁静的画面。
“他年山中人,盛事话畴昔”则展望未来,诗人相信潘庭立终将成为一位山中隐士,到时候可以一起回忆今天的盛况。
整首诗通过描绘潘庭立的才华、友情和学术追求,展现了士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学问的共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才子的赞美与期待。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