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沉醉自然的隐士形象。前两句"不识求仙意,浑忘入海年"说诗人早已忘记追求长生不老,也不记得自己隐居了多少年,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隐居环境:春日山色倒映在如镜的水面,江水在楼前流动;厚重的云层让山崖仿佛要滴下水珠,细雨中的花朵红得像要燃烧起来。这些意象既有水墨画的朦胧美,又带着鲜活的动态感。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知道真正的知音或许要百年后才出现,所以根本不想迎合当代的所谓"贤达"。这里透露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清高态度。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明快的自然画面,反衬出诗人内心远离喧嚣的宁静。那些"欲燃"的花朵、"成滴"的崖壁等新奇比喻,让常见的雨中山景变得格外鲜活,而结尾的孤傲宣言又给这幅山水画注入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