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诗人站在鄂州南楼上眺望远方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
首联"折羽沉弦思杳茫,南楼依旧倚斜阳"用折断的羽毛和沉寂的琴弦比喻自己失意的心情,而南楼依然矗立在夕阳中,暗示物是人非的感慨。
中间两联写眼前景色:"江湖草树不相识"说江边的草木都很陌生,"吴蜀舟车秪自忙"写江上来往的船只各自忙碌,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万里秋声惊客枕"形容秋风的声音让漂泊的游子惊醒,"一天凉月浸胡床"写月光洒在简陋的床榻上,更添凄凉。
尾联"古今多少英雄恨,认取江南旧武昌"是点睛之笔,诗人想到历史上在武昌(今鄂州)这个地方,发生过多少英雄故事,如今都已成为往事,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整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和对历史沧桑的感叹。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
陈谦
(1144—1216)宋温州永嘉人,字益之,号易庵。傅良从弟。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官枢密院编修。尝陈中兴五事。光宗宁宗间,历通判江州,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司农少卿等官。金兵深入,以宝谟阁待制副宣抚江西、湖北。早有隽声,后因依附韩侂胄,为士论所薄。有《易庵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