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卧疾,广利大师见访

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
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修行者生活,充满禅意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用自然景象开篇:桐树的新枝已经长得像上弦月一样弯曲,而我这山野之人依然悠闲地躺在白云缭绕的山间。这里用"孙枝"(新枝)暗示时间流逝,与"野人"的闲适形成对比。

后两句"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转入更深层的思考:广利大师手持锡杖从高处来访,想必会笑话我;而我三次出仕又归隐,转眼已过去二十年。"飞锡"是僧人云游的象征,"三到行朝"则道出了诗人仕隐反复的人生经历。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际遇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也透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淡淡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