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矫矫云长勇,恂恂郤縠风。
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太尉季弟司徒德,亦封梁国公)。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
陇山兵十万,嗣子握雕弓(今凤翔李尚书,太尉长子)。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矫矫云长勇,恂恂郤縠风。
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太尉季弟司徒德,亦封梁国公)。
半夜龙骧去,中原虎穴空。
陇山兵十万,嗣子握雕弓(今凤翔李尚书,太尉长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夸赞了一位唐朝名将李愬(诗中"太尉"),把他比作历史上各种牛人,突出他的军事才能和家族荣耀。
前四句直接放狠话:这哥们儿就是天下第一猛将,西部战区最强王者。说他打仗的本事是跟神仙学的(黄石公教张良的典故),剑法是跟山中白猿学的(借用李白学剑的传说)。接着把他比作关羽的勇猛和春秋名将郤縠的儒雅,外号"小太尉",还被封为"梁国公"(他弟弟也封了这个爵位)。
中间两句用"半夜龙骧"形容他像神龙一样夜袭敌军,把叛军老巢端了个底朝天(指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活捉吴元济的著名战役)。最后说他儿子也不赖,带着十万大军镇守陇山,继续扛着家族荣耀的担子(当时他长子李玭任凤翔节度使)。
全诗就像个军事题材的夸夸帖:先甩出一堆历史名将做对比,再用具体战例证明实力,最后连儿子都夸上,全方位展示这家人有多厉害。虽然用典不少,但核心就一句话——这将军打仗贼猛,全家都是国家栋梁。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