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通过对比塞北与江南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莫话凄凉塞北秋,衔芦避弋使人愁"写塞北秋天的荒凉景象:大雁为了躲避猎人的弓箭,只能叼着芦苇匆忙逃命,这种紧张压抑的生活让人感到忧愁。这里用大雁的处境暗喻人在乱世中的艰难。
后两句"与君细展江南画,水宿沙眠得自由"笔锋一转,展开江南的画卷:大雁在水中栖息,在沙滩上安睡,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江南的宁静美好。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大雁作比喻,既写景又抒情 2. 通过塞北与江南的对比,突出主题 3. 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水宿沙眠"四个字就生动描绘出自由的状态
诗人通过这幅"江南画",表达了对远离纷争、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