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松坞

谁种灵松近佛家,根盘深坞斗狞蛇。
风吹碧落双龙动,月照黄昏两盖斜。
千里雨声喧洞壑,半空清影浸云霞。
山僧长日频来赏,只恐春来起爪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佛寺附近的古老松树,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僧人视角,展现了松树的非凡生命力与神秘气质。

前两句用"灵松"和"斗狞蛇"的比喻,把松树根系比作与蛇搏斗的龙爪,既写出松树的古老苍劲,又赋予它灵性色彩。中间四句通过"双龙动"、"两盖斜"的动态描写,展现松枝在风月中的摇曳姿态;"千里雨声"与"半空清影"的宏大视角,将松树与天地云霞融为一体,突显其雄伟气势。

结尾两句巧妙转折:僧人虽然日日赏松,却担心春天到来时松树会像觉醒的猛兽般"起爪牙"。这个拟人化的收尾,既呼应开头的"斗狞蛇",又给静谧的禅意画面注入一丝不安的张力,让整首诗在庄严中透着野性美。

全诗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把普通松树写得既神圣又凶猛,在宁静的佛寺环境中暗藏自然界的原始力量,展现出中国古典诗歌"万物有灵"的独特审美。

黄非熊

黄非熊,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自号南溪处士。仁宗庆历间读书三岛村,得方广岩之胜,作十咏传于世。事见明万历《福州府志》卷五。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