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孤独而清贫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借酒消愁的心境。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居住环境:庭院荒凉冷清,只有一亩大小的房子,整天听到鸟雀的喧闹,却看不到车马往来的热闹景象。这些描写突出了主人公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中间四句交代了主人公的处境:长期卧病在床,与外界几乎断绝联系,转眼间已年过半百。"踰半百"三个字透露出时光飞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最后四句点明主题:为了排解忧愁,只能借酒消愁。"美酒浮大白"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饮酒的场景,但紧接着的"独欠高阳徒"又表达了遗憾——缺少志同道合的酒友共饮。结尾"临风增惋惜"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在风中独自饮酒时,遗憾之情更加强烈。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真实地表现了隐居者物质生活的清贫和精神世界的孤独,以及面对岁月流逝、理想未竟的无奈。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却仍要独饮的复杂心境。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