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诗交顾梅山

谁与吟翁气味同,松梢明月竹梢风。
能诗多是穷人事,不到穷时诗不工(影印《诗渊》册一页七二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作者在寻找知音时发出的感慨。

前两句"谁与吟翁气味同,松梢明月竹梢风"像是在发朋友圈:谁能懂我这个爱写诗的老头呢?我喜欢的不过是松树顶的月亮、竹叶间的清风这种简单自然的东西。这里用"松梢""竹梢"两个相似的画面,营造出清幽孤独的氛围。

后两句突然转折,像在吐槽:"能诗多是穷人事,不到穷时诗不工"——会写诗的人多半混得不好,但要不是真吃过苦,又写不出好诗。这就像现代人说"艺术家都得先饿肚子",用自嘲的口吻道破了创作与苦难的关系。最妙的是"穷"字重复出现,前一个"穷"说现实窘迫,后一个"穷"说人生历练,把物质贫困和精神财富的矛盾感生动展现出来。

全诗就像老诗人在月下自言自语:既享受孤独创作的状态,又渴望有人理解,最后还看透了好诗必须用生活磨难来换的人生真相。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但把文人清高、创作艰辛这些深刻道理都藏在简单的比喻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