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富春江畔的黄昏美景,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联想传递出宁静而浪漫的意境。
前两句"白鹭低飞九里洲,梅花万树压溪流"像电影镜头般展开:雪白的鹭鸶贴着江中沙洲低飞,岸边千万树盛开的梅花沉甸甸地倒映在溪水中,仿佛要把溪流压住。这里用"压"字特别精妙,既写出花势之盛,又让静止的画面产生了动态感。
后两句"晚妆忽讶胭脂湿,一笛斜阳水上楼"转入更富想象力的描写:诗人忽然觉得,这满溪的梅花倒影就像被晚霞打湿的胭脂(古代女子的化妆品),而此时从临水楼台上飘来一缕笛声,与斜阳一同荡漾在水面上。这里把自然景物比作女子妆容,让整幅画面顿时有了人情味,笛声的加入更添几分惆怅的诗意。
全诗短短四句,通过白鹭、梅花、夕阳、笛声等意象的有机组合,既展现了富春江的秀丽风光,又透露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最妙的是最后那个"水上楼"的收尾,让所有景物都笼罩在粼粼波光中,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