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少花

菊不能言意自嗟,渊明底事不还家。东篱不负他时约,看取樽前剩著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引子,借陶渊明的典故抒发人生感慨,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菊花:菊花虽然不会说话,但它静静开放的样子就像在叹息。诗人由此联想到爱菊的陶渊明——当年他为什么选择隐居不归呢?这里用"底事"(到底为什么)的疑问,暗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

后两句笔锋一转:你看东篱的菊花始终没辜负与陶渊明的约定("他时约"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年复一年如期绽放。但当年举杯赏菊的陶渊明早已不在,只剩酒杯前寂寞开放的花朵。"剩著花"的"剩"字尤其动人,既写菊花孤独坚守,也暗含物是人非的苍凉。

全诗妙在通过菊花与陶渊明的隔空对话,传递出两层深意:一是赞美菊花(及陶渊明)高洁孤傲的品格;二是感慨知音难觅,真正的隐士精神已成绝响。就像今天我们看到某些传统手艺失传,那种"当年懂它的人不在了,但它依然存在"的怅惘。

0